營隊活動

青年卓越禪修營 - 詠翰

2024-01-28

課堂裡面的收穫,無疑是這次營隊中又一意外之喜。四堂工作坊的課分別探討脆弱與勇氣、關係、家庭、孤獨與存在,每一堂都帶給我不一樣的收穫。

 

其中最特別的是楊蓓老師探討家庭的工作坊,帶給我的感觸遠遠超過我以前經驗的每一次團體。正是因為老師在家族治療實務上數十年來的浸淫,她看待家庭的透徹可以說貫串了每一次的對答和引導,那樣的「明白」甚至讓我生起一種充滿雞皮疙瘩的尊敬。
 

說到這裡,或許有人會覺得,如果只是這樣,那也不過就是個稍微有趣一點的營隊而已。要這麼說的話確實如此。因為真正帶給我體悟的,反而是很個人的東西。

 


我從法鼓山得到的最大的收穫,並不是能夠說出口的「某個東西」,而是在這樣簡單生活的過程裡,我好像看見了某個始終被我忽略的自己──用玄妙一點的說法,是我感覺到,有某部分因為長久在現代世界生活而死去的細胞,在這七天裡因為我一點一滴的關注,而又再一次活了過來。

 


從諮商心理角度,我們在每一段生命歷程中都會經歷到不同的傷痛,一開始是原生家庭,然後是人際關係、社會規範、發展議題,少數人會被挫折擊垮,更多的人會在探索的過程中找到支撐自己的力量,可能是男女朋友,可能是自我實現,也可能訴諸於宗教。


然而過去的傷痛或許會潛藏起來,卻絕不可能永久性的消除。而簡樸的生活不只會讓我們歸於平靜,更會挑起我們的貪嗔癡 ──

 

 

我記得是營隊第二天的晚上,在睡夢之中,突然有人大喊了三聲「阿彌陀佛」,把所有人都給驚醒。大家隔天起來後都引以為笑談,直到營隊結束了也沒發現喊的人是誰;不過細思起來,這樣噩夢侵襲的過程似乎也是某種過往經驗回歸的體現。


比如我就發現,其實我比我以為的更愛講話:中午、晚上的休息時間我從來不睡覺,而是一有空就瘋狂找人聊天。找台大歷史系的朋朋聊以前修過的課、找政大哲學系的夥伴聊詮釋學和現象學心理學,然後更多的,是彼此分享各自的生命經驗。失去手機,我不再能自然地耍自閉,取而代之的,是開始和每個相遇相識的人建立連結。

 

曾經我以為這是枯燥乏味的,但在這次真實的體驗過後,我發現自己得到了遠超乎於想像的滿足。

 


此外我還感受到的,是關於「身體的疼痛」。在靜坐、伸展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左半邊的身體更容易感覺到酸麻感,左肩也很容易不自覺地聳肩。我於是想到,自己高中三年都把側背包背在左邊,沒想到那時候的行為竟然一路影響到了現在已經在念研究所的我。


明明大家口中都說著「要照顧好身體」,然而實際上我們往往連這些簡單的覺察都做不到。

 

如果我們連自己身體的警訊都聽不見、連自己的心思都聽不清,那我們又怎麼敢說,自己正走在通往正確未來的道路上?這次的營隊對我來說,就像是生命這條軸線中的check point──讓我重新檢視過去,展望未來,然後,「把生命留在現在」。

 


想說的差不多說完了。

最後還想提一嘴的,是關於寶儀姐的演講。

 

不只是她身為主持人多年的幽默話風與口條,她在禪修上的經驗和學習也讓我深有體會。我們大可接觸每一個降臨在我們生命中的新事物,「play hard and have fun」,以開放的心去體驗、欣然悅納,正是這樣,我們才能看見那些潛藏在我們生命中的、不同的可能性。


最後感謝法鼓山,感謝隊輔夥伴、法師、內外護義工們,以及在山上每一位與我同行結伴的人。

 

詠翰 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