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行課程

5分鐘說書交流會- 聽書人 張寬誠

2021-02-25

面對自我懷疑時,長輩告訴你:「不要想太多,順順地走就好,生命自會找出路」;朋友告訴你:「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管別人怎麼說,做你自己!」Google告訴你:「定位自己,表達自己,然後,出發」。一則則有見地的文章給長久困惑的我一句句無關痛癢的解答,心中存在的那個疑問沒有得到回答。

 

 

定位自己,所以要先知道自己的「位子」。那麼,它又在哪?

 

說書人-紘宸當天以一個簡潔明瞭的方式說明師父在《找回自己》裡提到的四大部分:「掌握人生方向盤」、「不被自己框住」、「回歸內在的聲音」以及「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當我們處於迷失自我的狀態時,我們心中沒有一個自己的輪廓,那不是眼睛,那不是鼻子,那也不是高矮胖瘦,而是我們怎麼溫柔且堅定的描述自己。

 

其實,我們可以從生活中煩心的、憤怒的、開心的、興奮的,甚至無感的事物中將四散的自己一片片撿回來。被惹毛的激動言語背後是什麼?是被看破後的無助。久久放聲大笑一次的背後是什麼?是鬆下禁錮自己的規則。慢慢的,生活會描繪出我們的樣子;漸漸的,生活會填滿我們的心房。

 

 

然而,這就是「找回自己」嗎?無法確定。我們偶而還是會懷疑這是不是「我」。因此,說書人紘宸提供一個建議——和他人連結,他人需要什麼協助,我們就給予什麼支援。也就是從自己的生活中「找回自己」後,再從和他人的互動中「找回自己」。

 

最後,我們將不再需要用任何標籤描述自己,因為,它已烙印在我們的氣質裡。

 

紘宸精彩的說書讓我讚嘆。他的分享使我清晰地知道兩年前讀完此書的我,和今天的我是如何不同。我知道自己受此書影響,一直有在改變,一直有在成長,但我始終沒弄明白自己成長的路徑。

 

 

就在2021/02/25的說書會上,我終於獲得清晰的解答。感恩這場活動的一切因緣,師父的書和大家的實踐都是滋養智慧的養分。

願吸收養分後的我持著一顆平常心繼續體驗生活。

 

文/張寬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