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隊活動

青年卓越禪修營-Wei

2021-01-31

我是個要求完美的人,雖然已經常常提醒自己要放過自己,但時常仍會莫名感到焦慮。

 

這樣的焦慮感總隨著身體的狀況起起伏伏,常在我尚未意識之際就悄悄占據了胃、爬上肩頸與腰背,每每回過神來總需要強作好幾個深呼吸身體才能暫時放鬆。

 

工作之後,我想了解如何排解這些焦慮感,開始對老莊之學及太極拳感到興趣,希望進一步學習讓身心鬆沉的方法,這次來到禪修營,也是希望能夠學習如何收心專注,專心在當下每一刻,而不再對未來或未知過度焦慮。

 

 

禪修營期間,聖嚴法師開示,讓我們「把生命留在現在」、「不管妄念,回到方法」、「放鬆身心、放下身心」、「身在哪裡,心在哪裡。清楚放鬆,全身放鬆。」

 

其中放鬆身心的部分竟和我學習的太極拳及老莊之學有異曲同工之妙,而達到放鬆身心的方式,即是藉由禪修,先將注意力收攝在當下的身體動作、鼻息的呼與吸之間,抽離雜念,漸漸讓思緒達到平靜專注的狀態,經過反覆練習,身心便能越來越常保持平靜與專注的放鬆狀態。方法似乎很簡單。

 

在禪修營期間,因為手機被收走,所有外界訊息被阻隔,作息被強迫調整成早睡早起的健康狀態,甚至在禪修練習當天禁語,雜念確實比在山下少了許多。

 

連帶讓以往不曾注意、時時刻刻在心中起起伏伏的念頭變得清晰,尤其在禪修練習時,明明只是練習從1數息到10,看來簡單實行起來才發現一直被各種雜念打斷,好像永遠數不到10一樣。

 

原來平常心神真正專注在當下、在方法的時間竟然如此短暫,一不留神注意力就會隨著外在各種感官刺激、甚至是內在各種不知所起的念頭飄散四處,連已經在幾乎沒有干擾源的環境下都還是如此。

 

 

除了意識到隨時起伏的各種念頭,專注在自身也讓我更能從旁觀者的角度意識到自己在不同時刻的各種情緒及思考方式,

 

思考自己因何事開心、難過、生氣、焦慮,為何對事件抱持先入為主的特定看法,以及這些看法與情緒從何而來、如何從家庭或學校教育、交往朋友、閱讀習慣、社會期待等養成,

 

抱持這些情緒或看法又會如何影響我的生活及我的行為,以及它們是否能讓我成為我想成為的人,如果不行,則可以做些什麼來改善。

 

 

想過一輪之後彷彿重新認識自己:一些原本暗自竊喜的事仔細思考之後似乎也並不那麼值得高興、原先的焦慮緊張或許只是過度擔心未來,沒有充分活在當下的一種習慣,令人生氣的事練習先不直接下判斷,而是用同樣的方法了解他人的行為、情緒、思考脈絡從何而來,實行後常發現易位而處,也許自己根本也會做出同樣的行為,則生氣之事忽然也不那麼值得生氣了。

 

原來一直以來自己是這麼容易被情緒主宰,原來很多情緒都是不必要的。

 

 

對自己有了這層觀照覺知後,思緒突然變得更清楚,逐漸明白什麼是真正重要、值得花費當下注意力的事,什麼是因為一時內心爽快、好奇、焦慮未來而在當下不重要、花費心神也於事無補、無須耗費注意力的事,

 

原來我一直以來的焦慮其實沒什麼好值得擔憂,只要在每一刻都按部就班,全力以赴後問心無愧即可,先擔心太多也無濟於事。

 

剛下山後的幾天,內心仍然平靜,頭腦清楚每個下一刻要做的事情,焦慮明顯變少了,期待自己可以維持這樣清明的狀態,減少干擾源、少用社群軟體、早睡早起,盡量維持山上的感覺……,結果還是不行,才過了三天焦慮病又發作了,一早胃就開始莫名緊繃:

 

還是習慣想著今天規劃的行程沒做完怎麼睡覺時間就到了、看到床頭買的書已經成堆怎麼都還沒看完、去法鼓山的心得再不寫當初的感動就要漸漸離我而去了、背腰又開始緊繃了怎麼不放鬆……這些一天之中在意識中起伏的念頭沒寫出來還真不知道有這麼多。

 

 

至少我現在意識到你們了,我知道這種時候我可以先回到呼吸,專注在呼吸,不讓注意力隨著散亂的思緒被帶走。

 

嗯,好了,我知道你們裡面大部分的事情都不需要我在當下處理,需要當下處理的事也可以一件件依照輕重緩急處理,頭腦已經比剛才焦慮時恢復清明一些。

 

禪修果然不能靠理解,而是必須從生活中時刻實踐注意自己升起的雜念,再時刻將自己抽離雜念回到呼吸、回到現在、留在現在。

 

營期過後,雖然我不能說自己已經完全習得如何隨時專注在自身、隨時不管妄念或放鬆身心,但至少每每在情緒上來時我還是能想起營隊期間心靈上安定的感覺,提醒自己可以回到呼吸,回到現在。

 

很幸運有緣能在疫情期間參加這次禪修營,也很感謝法鼓山及聖嚴法師讓我有機會認識禪修這樣簡單,

 

但是值得花一輩子實踐、提升心靈的寶藏。

 

文@Wei 

圖@謝承翰、盧羽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