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隊活動

【悅眾成長營】方妤文

2016-11-16

心得分享

【 承擔與延續  】

在參加悅眾成長營前,我覺得有活動需要支援就去當義工即可,沒有想過要承擔延續法青的責任;對於悅眾的想法就是參與籌畫的義工。聽到師父的開示說悅眾就是讓大眾感到喜悅的人,突然覺得沒有那麼難做到。

我們來到法鼓山是因為認同師父的理念,修習自己外,想要讓更多人認識到佛法。果慨法師在演講時提到,身為青年人,我們應該思忖以青年人的方式來展現佛法在生活的運用、來法鼓山學習做自己的主人,並且跟著來迎觀音的腳步下山去奉獻。當法師在分享法鼓山的設計,才知道處處都是師父的願,常常上山當義工卻沒有體會到如此深的涵義真的很慚愧,更了解師父的悲願後,就更希望能夠盡自己一小份心力來護持。以前因為許多發心的菩薩,我們才能有如此多機會參加這麼好的活動,而現在當我們有能力時,應該換我們來把精神延續下去。

「每個人對法鼓山都有自己的期望,你想像中的法鼓山是如何?」這是楊蓓老師丟給我們的問題,讓我們釐清自己的想像,與遇見的不一定相同,也許會有退心,但也是個機會讓自己再思考初發心。

在工作坊中提到團體中人員的流動,多半是因為人際互動間的摩擦。透過制定繪畫主題,作者下筆後再傳給整組的朋友共同製作,作品也許不是想像中的完美卻別有一番風味。我想辦活動也是這樣的模式,只有自己清楚對主題的認知,別人不一定想法相同,一定要仔細的確認,照顧好每個人的心,不忘覺察。我想,這才是在法鼓山辦活動中要學習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