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德貴

一葦渡江- 法師的奇幻漂流

2022-08-10

法鼓山青年發展院在8月10日晚間舉辦「一葦渡江──法師的奇幻漂流」座談會,邀請來自印尼的殊諦法師、俄羅斯的演誓法師蒞臨台北德貴學苑大殿,與現場及觀看線上直播的菩薩們分享自己的生長背景、出家因緣、出家後對生活及佛法的體會,並回應菩薩們的提問。會後,殊諦法師並與現場菩薩結緣象徵「僧寶」的吊飾,令大眾法喜充滿。

 

殊諦法師今年3月甫受完三壇大戒,在受戒期間完整背誦戒本內容,令人敬服。法師的師父在他受戒時以「初心今心」期勉法師不忘初心,法師也以這句話作為分享主題。

 

 

殊諦法師以「沙灘上的一顆珍珠」形容自己的學佛因緣。法師生長於印尼蘇門答臘的佛化家庭,從小跟著父親學佛,國中一年級初次與從台南前往印尼舉辦八關齋戒的師父結緣,感受到出家眾對人的關懷,以及將佛法生活化的益處。十年後再次與師父見面,想把「為己的心」轉化成「為別人的心」,再加上當時父親生病,法師發願若父親好轉他就出家,而後父親痊癒,種種因緣,讓法師決定出家。同時,為了遠離對親友的情執、遠離舒適圈,法師更決定前往漢傳佛教興盛的台灣出家。

 

 

出家後,法師卻感受到夢想與現實的落差。首先,以外國人的身分來到台灣,經常要留意簽證效期;其次,印尼和台灣在飲食、生活習慣等方面多所不同,必須習慣文化差異;再者,雖然出家,卻不代表從此沒有煩惱,法師發現自己需要調整「容易看別人缺點」的心態,法師的師父遂以「是非入於耳不出其口,曲直觀其相不住於心」勉勵法師。此外,為了化解語言造成的閱讀障礙,法師在僧大期間經常反覆研讀書籍,也讓其他同學留下愛讀書的印象。

 

 

對於出家後的心境,法師表示,出家不代表達到理想,而是往理想邁進,學習成為「如何帶給更多人快樂」的人。

 

 

來自俄羅斯的演誓法師,出家前曾在大學數學系任教,並在莫斯科「無極門禪修會」學習武術、訓練身、心,學著保持彈性,凡事不要視為理所當然。無極門禪修會也研究中國文化,法師因而接觸中國古籍,特別喜歡「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

 

為了找尋生命的方向,當時還是在家人的演誓法師,參加法鼓山2016年在莫斯科舉辦的禪五,同時受三皈五戒,並以五戒觀察自己的生活,發現自己擔任教職只專注於傳授知識,一旦發現學生不見得都是為了求知才讀大學,又感到氣餒,其實應該先接受學生的狀態、根據學生的需求給予指導,於是開始在工作時練習把生硬的心轉為柔軟心。

 

 

2019年果醒法師造訪俄羅斯帶領禪修,由當時還是在家人的演誓法師擔任翻譯。會後,果醒法師詢問他是否要出家?法師起初認為不懂中文應該無法出家,後來竟也把中文學會、隨佛出家。

 

演誓法師表示,出家前曾考慮兩年,問自己的心:「這是我真正想要的嗎?」同時評估是否捨得離開家人、能否受得了文化差異等。出家後,法師感受到僧團的照顧,也在僧團中體會「控制」與「配合」兩種心態的差別。法師在僧團中學習忍耐、接受出家生活與在家生活的不同,發願認識自己,也在僧大與同學的相處中體會菩薩行,特別是參加生命自覺營的傳燈儀式時,體會到要多關心別人,而不是只關注自己。

 

 

兩位法師分享出家歷程後,接著由演誓法師帶領大眾靜心,並請現場觀眾在菩提葉形狀的紙卡寫下心願,貼在大殿後方的菩提樹上。兩位法師並回答現場觀眾提問。

 

 

座談會圓滿,青年發展院監院演柱法師勉勵大家:「一葦渡江」是引用達摩祖師的典故,蘆葦代表弘法度生的願心,也象徵著殊諦法師、演誓法師的菩提心、菩薩行,讓兩位法師能遠渡重洋來到台灣。想用佛法解決困境,歡迎來德貴學苑,找到度過煩惱、朝向光明的蘆葦。

 

文 / 林珮雯  圖 / 李佳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