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德貴

法青義工成長營-蔡演續

2018-10-15

心得分享

〈一碗茶無量福〉
凍頂烏龍,茶湯近琥珀色,帶馥郁花香或果香,味醇厚,喉韻甘潤;

沏一壺好茶,需高溫湯水長時悶泡,才能嘗到一口甘潤,覓得一縷清香。

 

「你為什麼要來法鼓山?」

是為了尋個避風港?為了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為了尋找生命的意義?還是迫於無奈?

楊蓓老師數發連珠箭一一正中鵠的,在義工成長工作坊,在揚生館游心場裡。

法青義工成長營,次日清晨,我打從漢傳佛教宗教師的搖籃走過;寒花發黃采,秋草含綠滋。

越過法印一橋,經瑜伽焰口壇,邁步揚生館,舉目所見:

騰雲似湧煙,密雨如散絲,展顏蘐花恰若倚閭北堂,迎來閻浮提游子。

心門開了,善緣來了,路就寬了,唯一切的發生從來不是理所當然......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德森老法師

 


自辜琮瑜教授手裡裝有170顆心的布囊中,誠惶誠恐地抽出了「印心」。

「印」者,印可也;「心」者,本心也。

禪師既能見到自己的本心,也能知道他者契悟的本心,此謂「佛佛道同」。

禪師傳法,除須印證弟子的知見及契悟的法理是否正確?

更肩負檢視弟子能否堪受心法、擔當傳燈使命的重責大任。

倘使弟子所悟的「法理」與老師的「法理」相契合,即為「印心」。

琮瑜教授冷不防問了句:「你與誰的心相印?」

 

霎時,愣怔半晌;回過神來,思前想後,悠悠乎乎這些年,

雖幸得接觸中華禪法鼓宗已好些日子,然而結惡習重,如魚游網,

脫入暫出,遂感嘆道:微涼如煙輕似夢,半生浮沉盡是緣。

 

 

 

 

「古之善為醫者,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這句話源自唐代醫學家孫思邈的《千金要方》。

行善貴在動機,不是論有沒有能力,而是看有沒有悲願心。

依稀記得臺南青年二日營圓滿後,青年院監院常炬法師嘗以「四弘誓願」勉勵義工:

學佛,宜學習佛菩薩菩提本懷,立己利人;

又言「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以分享共修的力量與功能。

 


改變,絕對不是將你的學歷、經驗視為包袱,也不以此評量他人。

面對需要人做而沒有人做的事,應爭取奉獻的機會:不會的就學習,學會了就奉獻。

去做跟自己所學完全沒有相關的事情,反而是將這之前已擁有的經歷融會貫通,當作自己的養分。

觀察、思考自身周邊生活的問題,並想一想:在這次義工任務裡,我能做什麼事情?

用這樣的養分找出自己獨特且應該要做的一件事情;

因為我注定要做一件只有我能做的事,以資拓廣學習領域,開展視角。

在這瞬息萬變、倏忽即逝的一生中,如果能有一明確的價值觀並且堅定不變,

則生命過程中的每一階段都將是相乘相加的人生饗宴。

 

 

今年暑假,臺南分院、雲集寺聯合舉辦中元報恩慈悲三昧水懺暨三時繫念法會,擔任法會義工著實惠我良多!

法會期間,霪雨霏霏,我效學顏麗敏師姐,拿黑色大垃圾袋圍成帳篷承霤,以防範雨水潑濺,

對於他人稱許妙智,霎時眉飛色舞,很是得意。不知怎麼著,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咒語似地在腦中縈繞不去。

 

這興許是提醒我來著,教我:莫忘了做義工的初心本願,不該為了名聞利養,汲汲營營,

乃應「不住相布施」,致心廣結善緣,利益更多人接觸佛法、安定身心。

協助場地組義工收拾長桌時,不意間竟輕薄無知地對一名師兄說了句:

「直截告訴我收納地點,我可不想搬過來再搬回去,白做工!」

 

試想師兄、師姐們前來法會做義工,當是眾緣和合,誠屬不易,

而眾等這分渴切學佛覺悟的念想彌足珍貴,

不論做得好、不好,完成得快或慢,盡皆值得我讚歎!

豈容我摧折菩提心,助長煩惱焰?仰承此番殊勝因緣,

察見「不思善、不思惡,銷歸自性」之深義,

並發現諸多不足亟待學習處,正所謂「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

 

藉由擔任義工,學習履踐佛陀教法,方得知:

在妄想、執著幻化無常的人間世中,唯有透過佛法疏導觀念,

運用方法,才能幫助自己止息無明、煩惱。

甚是感恩菩薩們布施福田供我耘耨,從煩惱心之中將佛心選出來。
 

 

自詡集「內心小劇場」最佳導演、編劇、演員等頭銜於一身的我,

在「法師與法青有約」時,一聽到常格法師分享「被誤解時,

『自我』解套的三層次」後,宛若醍醐灌頂,大惑迎刃而解。

 

 

所謂「『自我』解套三層次」:其一,對因果負責;其二,憐念眾生受苦;

其三,觀緣起性空。其中尤以「對因果負責」引述的一則故事令我印象深刻:


一名小男孩懷裡揣著兩顆蘋果,媽媽問他:

「一顆給媽媽,好不好?」男孩望著媽媽一會兒,隨後兩顆蘋果各咬一口。
登時,小男孩的媽媽表情木然,心裡很是失落。

當小男孩慢慢嚼完後,高舉一顆蘋果,並喜孜孜地對媽媽說:「這顆最甜!給媽媽!」

聽完〈這顆最甜,給媽媽!〉這則小故事,

我反覆思慮:等待,或許漫長,或許折騰,

但結果往往出乎你意料地甜;愛,要懂得傾聽,才會看見真相!

 

 

在家裡,秉持義工的心態打理多如牛毛的居家庶務,

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心裡多了分踏實,很是舒坦。

在工廠中,縱然得面對「粗跤重蹄!連一个箱子嘛黏袂好勢!」、

「毋知你頭殼咧袋啥?」(台語)一類的奚落,

仍身心放鬆,面帶微笑,把自個兒當成義工,

全心意料理好執事,並善待廠內各級主管及各課同仁。

 

因為我明白「世上並沒有壞人,只有很壞的情況」,而這些都是修行和成長的助緣。

當我埋怨、感到憤恨、無法理解的時候,把一切都倒過來想想。

有人批判,表示那人仍舊關心我;有人指摘,乃期勉我能精準確實,精益求精。

有了恁般心理建設,我便不感到心灰意冷,氣餒不振了!

擔任義工轉化心念,調伏自我,是菩薩行者最好的成長歷練。

 

與大眾自共事至共識的過程中,學著欣賞別人的長處,

看見自己的不足,見賢思齊,見不賢則內自省,

借助賢達的慈悲和智慧調柔自己。

知慚愧,常懺悔,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如此作為,若能有一絲半毫感動他者,

繼而使其在社會中發揮良知良能,便無忝所生,死生無憾矣!
 

 

文◎蔡演續  攝影◎謝承翰